当前位置:首页>专访211校招网CEO:西安大学生择业就业现状调查

专访211校招网CEO:西安大学生择业就业现状调查

2018-08-15 17:04:55    作者:管理员   

三秦都市报 2018-08-13 06:12:27

大学生就业招聘会人头攒动,一职难求(资料照片)

新闻提示

随着暑期的到来,又一批大学毕业生告别校园步入社会,择业就业创业,开始新的人生起点,构建新的人生坐标。

据一家门户网站近日发布的《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西安应届毕业生超60%选择留在西安就业,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与吸纳能力已全面超越一线城市,成为应届毕业生最期望就业的地方。在越来越多的90后以及95后眼中,一份好工作的核心标准不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是能够在职场中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事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

那么,近年来,西安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何?大学毕业生大多选择哪些职业?与过去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近日,记者对部分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以及人才市场,进行了调查采访。

大学生就业 压力机遇并存

“我从读研第二年开始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利用招聘网投简历,结果四处碰壁。上大学、考研名列前茅,英语提前考过八级,年年拿一等奖学金所积攒的那点傲气,被现实撞得头昏眼花丢盔卸甲,幸亏我还有几份激情和自信,总算坚持了下来。”

一提起自己的就业经历,今年26岁,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张小蕾感慨万千,一言难尽。经过近20次的求职经历,今年7月她靠自己的实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从500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陕西一家高等院校的外籍学生辅导员。

出身于河南农民家庭的张小蕾是标准的宅女。她家姐弟三个,姐姐大学毕业后,在西安一家传媒公司做策划,哥哥在老家一所民办院校就读,父母为供他们三个子女上学,耗尽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部分债务。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每年寒暑假她都做家教或者到超市当营业员。为了获得奖学金,她常常用比同学多几倍的努力,看书学习,查阅资料。2015年大学毕业时,她原本想早早进入职场,挣工资补贴家用,后经姐姐再三劝说,通过一年的自学,2016年她成为一名英语专业研究生。

说到这儿,她不无感慨地说:“刚开始参加招聘会,以为研究生就业,比应届大学生能多几分筹码,等到了应聘现场,别说研究生了,就是博士也同样要放下身段。”

对于择业就业的压力,毕业于西安一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赵东明告诉记者,他们班里34人,目前找到工作的只有4人,其中和他最要好的小华去了铁路建设单位,实习期工资1500元,转正后能拿到3500-5000元,工作地点在陕北榆林,另一位同学应聘到民营建筑企业当技术监理,还有一位同学放弃了所学专业,去了一家4S店做汽车美容。班里其余20人选择考研,另外10人还在就业路上,看到差不多的职位就投一份简历撞运气。

“其实找工作并不难,但要找到自己理想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就比较困难了。”赵东明在班里担任班长职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受专业指导老师王教授器重。毕业后,王教授利用个人关系,推荐他到一家国企,进入正式编制,从当见习技术员开始,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据新近发布的《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从2018年调研结果来看,有41.7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工作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部分”,分别有26.97%和23.19%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是“工作必须符合我的兴趣,做人开心最重要”以及“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赚钱最重要”。此外,有8.14%的应届毕业生认为“不急于工作,平平淡淡就好”。

选择多样化 成大学生就业新态势

“考研考博,出国留学”曾经是大学毕业生应对职场竞争的杀手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如今90后、95后大学生择业就业早已打破常规,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上了三年高中,考上了大学,鲤鱼跳龙门,总算满足了父母的心愿。上了大学后,仍然是考试不断,都要把人“烤”糊啦,哪还有心思考研?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份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西安交大应届毕业生小陈,今年23岁,他的择业观非常务实。上大学时,他学的是工业设计,刚一毕业,就应聘到一家不锈钢生产加工企业。由于他勤学好问,吃苦耐劳,很快成为公司重点培养对象。小陈的女朋友在渭南师范学院上英语专业,尽管大四时她就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但毕业后应聘多次,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她在小陈的建议下,到西安一家民营辅导学校当了一名英语教师,除了没有公办教师的名分,工资收入五险一金一样都不少。他们两人商议着,等工作稳定了,有了一定的积蓄就举办婚礼,结束单身生活。

近日,记者采访了西安8所高校40名大学毕业生,其中,选择就业的15人,已经找到工作的10人,选择考研深造的8人,表示去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留学上研的5人,选择自主创业的2人。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平台211校招网CEO孙鹏介绍,近两年,大学生应聘人数比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软件、信息化、大数据、电商、建筑工程,以及基层的医疗卫生等领域。

据《调研报告》得出的结论:西安市大学生就业行业分布,其中最多的是IT互联网行业,占到36.4%,其次是金融业,占15%,房地产、建筑行业,占12.3%,商业服务,占9%,文体教育、工艺美术,占6.1%,生产、加工、制造,占5.6%,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占3.1%,能源、矿产、环保,占3%。而从平均薪酬来看,薪酬最高的是金融业6839元,其次是互联网行业6565元。

性别歧视 是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瓶颈

“每次到人才招聘市场,我都有一种压抑感,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本来适合我们女生选择的就业岗位就少,而招聘方面试时,动不动就问婚姻观恋爱观,能否适应三班倒,更苛刻的是,两年内不允许谈对象,真是岂有此理!”

8月4日,记者在西安南郊一家招聘会上遇见刘晓宁的时候,她正和一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发生争执,将投送出的简历收回,气得面红耳赤,忿忿不平。她说:“他们招平面设计,和我所学的专业对口,本来我还想加盟进去一试身手,不料,他们公司的条件太苛刻了,上班不准吃零食说闲话,不允许和本单位的人谈恋爱处朋友,像这样的‘事儿妈’唠叨公司,给多少钱我都不干。”

随后,记者调查发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消除,大学生求职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不同性别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认知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男性应届毕业生的调研数据中有10.67%表示认同,而女性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则为30.83%,说明女性应届毕业生对性别歧视现象的感知明显高于男性。

西安人才市场一位工作人员,就女毕业生群体就业选择告诉记者说:和男大学毕业生相比,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三高二低”的特点。所谓“三高”,一是“高就业成本”,即大部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比男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购置漂亮的衣服、化妆、拍写真集;二是“期望值过高”:即女生对就业比较理想化,愿意到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大中城市工作,不愿到基层、私企等单位工作;三是“依赖性高”,即父母亲朋对女大学生的依赖性高于男生,体现了亲情关爱,但也有一定的压力。所谓“二低”:一是低就业率。据部分院校统计,女生就业率仅相当于男生的85%左右(个别专业除外),未签约的毕业生中,70%是女生。二是低就业质量。女大学生对自身就业的满意度较低,且有部分女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对她们是“大材小用,人才高消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性别歧视已成为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瓶颈,需引起用人单位和全社会的重视。

避免盲目 大学生就业应量力而行

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孙鹏比较乐观,他说:当前,社会对招聘大学生需求旺盛,平均每个大学生在离校前有6次就业就会,找不到工作的几率比较小,但社会面向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质量,与其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集中在:薪资待遇、福利、发展机会、工作条件、专业对口与否等方面,供需匹配矛盾突出。另外,有一些大学生自视甚高,不能面对现实,刚参加工作,就想当“白(领)骨(干)精(英)”,一旦达不到目的,便怨天尤人,这种态度实不足取,大学生择业就业,也应该面对现实,量力而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要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

孙鹏认为,大学毕业生对自身定位和社会需求了解的信息的不足,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的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定期发布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意见和大数据,高校应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定位,了解行情,合理规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

本报记者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