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从他们身上看3864万三秦人民锐意进取

从他们身上看3864万三秦人民锐意进取

2019-08-29 10:49:08    作者:211校招网   


点击下载  这里有自贸区、内陆港、农科城等开放创新平台,可以感受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滚滚潮流。

211校招网CEO孙鹏:
政府设法给创业者赋能
  30多岁的孙鹏,是陕西新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11校招网CEO。他16岁单枪匹马从湖北来到西安,创业六次,失败过五次,如今他旗下的211校招网为400多高校大学生搭建起就业平台,而且正在申请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
 “我创业这么多年了,这两年存在感很强,受到的关注明显多了,我也得到了不少荣誉:西安市创业明星、西安市人社局特聘创业导师……”孙鹏对身边营商环境的变化感触很深,他说,原来他闷着头创业,很少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我当时认为,少打交道不受干扰就是最好的状态,但这两年不仅没受到干扰,反而是政府部门想方设法给创业者赋能。”
  孙鹏介绍,近两年来,政府对创业企业的补贴补助越来越多,还减免了部分税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对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政策越来越好,营商环境氛围好了,企业获得的支持多了,我们的干劲就更足了。”
  孙鹏告诉华商报记者,去年9月,他申请成立了陕西新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我感觉流程简化了不少,申请注册更加便捷。前几年我也申请过,但是没有成功,去年9月再申请时发现门槛降低了一些,允许先注册再控股,流程也简化了很多。”孙鹏举例,现在西咸新区还有了云端自贸产业园,不用实体地址就能注册公司,对很多外地创业者来说就是福音。
    目前,孙鹏的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正在申请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好政策,把企业做大做强。 华商报记者 肖琳

微信图片_20190829105243.jpg



安塞县果农白光荣:

退耕还林 村民当起“苹果老板”
   昨晚8时,安塞县沿河湾镇茶坊村的天已经黑了,白光荣仍在自家果树地里干活。白光荣今年78岁,1997年担任村支书,在22年的村支书生涯中,他带领村民退耕还林,见证了村里从黄沙漫天到绿水青山的过程。
   白光荣回忆起近20年村里退耕还林的经历,感慨万千。“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一开始,村里人都不接受,担心山上不种地种树,大家吃什么。”白光荣说,“虽然给大家说,政府提供粮食,有补贴,但大家还是心里不踏实,而且觉得比起种粮食,栽苹果树太麻烦。”
   树苗是政府免费提供,但树苗拉来了,村民却不愿意来领。县退耕办工作人员直接住在村里,苦口婆心给大家做工作,村干部、优秀党员带头栽树。
    “粮食一亩地收入大概一千元,苹果树一亩地收入大概一万元,大家每天米汤酸菜窝窝头,为啥不想过炒两个菜的生活?”白光荣挨家挨户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劝着劝着,就把树苗放到村民的三轮车上,村民只好勉强拉回去了。
    在山洼上,栽上洋槐等用材林、柠条等水保林,因为这些树生长快,柠条保水土;在梯田上,栽上经济林,主要是苹果树。按照每家每户田地的大小,分发树苗,同时要求成活率。树苗活了后,县退耕办工作人员会去验收,并督导树木的长势。同时,要落实封山禁牧。
   渐渐地,村民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苹果开始卖了,有了收入,不少村民转身变成“苹果老板”;不用种地了,村里大量的劳动力得到解放,外出打工,也增加了收入。以前满山遍野种粮食,大家还是吃不饱;现在退耕还林,大家生活奔小康。最重要的是,以前广种薄收,山上没有树木,山洪一来,人无处躲;春秋干旱时节,风沙弥漫。如今,再大的山洪都不怕起水;再大的风也没有灰尘。
   现在,茶坊村共300多户村民近1600人,沟里主要栽苹果,川里主要种植西瓜、黄瓜、樱桃等。村里人均收入都过万,吃不饱的日子永远地过去了,而且青山绿水,空气清新。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微信图片_20190829105218.jpg 

西成高铁建设者舒乙洲:
虽已离开,仍关注西安的高铁建设
   成都人舒乙洲曾是中铁五局西成客专站房项目安全总监,西成高铁线路上的阿房宫站、鄠邑站、新场街站站房都是公司负责的项目。因为建设西成高铁,在西安待了四年多。孩子还小,舒乙洲当时每个月只能回成都一两次,开车走京昆高速要9小时,普客15小时,飞机虽然只有1个半小时,但很少打折,还经常买不到票。有一次买不到机票,他只好先飞到重庆,然后坐动车回成都,为了回家,半天穿梭了三座城市。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西成高铁开通后,拉近了两座城市的时空距离,我在西安时回成都次次坐高铁。我现在虽然不在西安,但很关注西安的高铁建设。”目前在南宁,担任中铁五局贵南铁路引入南宁枢纽工程项目二分部安全总监的舒乙洲说。
   近年来,陕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铁路成为陕西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支撑。目前,从西安北站出发可直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全国20个省会城市以及100多个地级市。据了解,去年陕西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了24.6%,在全国18个铁路局里面排第一;货运量增长17.8%,位列全国第二。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的陕西“米”字高铁网已经初现雏形。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生荣在两会期间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到,根据陕西“米”字高铁规划示意图,目前,正东方向的郑西高铁,正西方向的西宝高铁、宝兰高铁,东北方向的大西高铁,西南方向的西成高铁已经开通。还剩下四个方向没有建成,银西高铁预计明年可以竣工。另外三个方向,西(安)延(安)高铁、西(安)十(堰)高铁的规划、科研、初设已经完成;西(安)(安)康高铁的规划、科研、初设基本快完成。 华商报记者 雷婧

微信图片_20190829105256.jpg

职业农民李海平:
引入物联网 年节约百万
   作为葡萄种植大户,陕西杨凌示范区职业农民李海平的“朋友圈”里,大学教授和专家占了很大一部分。2009年从部队转业,李海平毅然选择了做农业,因为毗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农业科教单位,只要在种植方面有疑问,他不是跑去教授办公室求助,就是拉着教授到田里实地指导,甚至和杨凌当地的职业农民去美国找专家、学经验。作为杨凌的“新农人”,李海平在自己流转的700亩土地上作各种尝试,种过的蔬菜水果品种不计其数。
   “就拿最近正在上市的葡萄来说,我种了100多亩十余个品种,像120元/公斤的金手指、阳光玫瑰等都是主打高端市场。很多人觉得这些品种娇贵不好种,但对我来说,并不难。”原来2015年,李海平在农高会上看到“物联网系统”展示后,当年就引入自己的127个果蔬大棚。系统的传感器采集湿度、温度等数据后,设备自动操作,适时滴灌水肥,对作物“精细喂养”。智能化后,不仅成本下来,质量还上去了。
   “智能化后,省钱、省工、省时、省点、省肥……”李海平一口气说了好几个省,确实,自从2015年一次性投入150万元在700亩地上铺设了“物联网系统”后,“一年能节约100万左右,像人工、水电的费用比之前每年的投入省了一半以上,原来最多时地里需要200人以上干活,现在最多时不超过30人,而且管理更加精细化。”李海平很开心,“智慧农业就是我想在自家农场打造的,我觉得这也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农业物联网系统更加适合规模化生产,以后做农民就是一种职业。” 华商报记者 肖琳

微信图片_20190829105252.jpg

北斗导航应用者王蓓蓓:
让北斗应用到更多场景
   今年8月8日,“北斗智慧停车应用试点项目”在西安启动,车主可以通过车上安装的北斗停车卡,实现找车位、计费、支付等,研发此项目的企业陕西诺维北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北斗卫星综合应用企业。
   诺维北斗董事长王蓓蓓说,2003年大学毕业就开始在北斗领域奋斗,到现在已16年。她对北斗系统从军工到民用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对北斗行业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认知视角。“北斗可以给更多行业赋能,让其他行业更数字化,用卫星支撑让物物相连、事事相连。”
   说起“北斗智慧停车项目”,王蓓蓓表示,这是她和她的团队今年做的北斗规模化应用的范例,属于全球首例。除了计费,还能为车主提供实时停车位导航,高效解决停车中遇到的“车位难找、计数不准、支付麻烦”等诸多难题。
   去年,诺维北斗联合西马开发的北斗导航技术小程序“北斗西马赛事通”,是北斗和马拉松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结合应用,4万人次参加的马拉松“赛事通”当天累计打开频次高达20万次。诺维北斗的案例不断应用在校园行业、汽车拉力赛、保险行业、水利监测、通用航空等方面,从2009年成立10年来,诺维北斗已拥有近20项自主专利,2016年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未来北斗应用要与更多技术融合,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王蓓蓓表示。 华商报记者 李婧

微信图片_20190829105248.jpg